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440节 (第3/7页)
孩子,她已经很满足了,这个时候,可以少给自己一些压力。 不过如今初挽名声在外,人人都知道她在国外买了好物件,这几乎是瞒都瞒不住的,有博物馆的专家上门,表示想请教请教。 在这纷纷扰扰中,自然也有一些声音,提出这浮雕将来的归宿。 对于这个问题,初挽已经想过了。 她成功拿到这浮雕,其实原因种种,有夏大师刀鹤兮这种海外华人鼎力相助,有国家文物局关键时候的施压,有驻外大使馆热情的慰问,当然更有自己的人情和手段在。 这东西是八方支援她才拿到的,她肯定不敢把功劳揽到自己手上,她也想过,寻一个合适的时候上交给国家。 但是这个上交,必须建立在一种心甘情愿的情况下,她高兴劲儿热乎劲儿过去了,通透了满足了,捐给国家,大家皆大欢喜。 但是如果有人视作理所当然,对自己施展道德压迫,仿佛自己不上交就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,那事情就变味了。 为了这浮雕,她自己还欠着一屁股债得费心思还,也没人会帮她还债。 总不能东西给你,债我自己留着?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头,那以后中国企业家收藏家谁还敢从国外买东西回大陆? 对于这件事,陆守俨却是轻描淡写地道:“前几天我遇到□□的陈同志,还提起来,东西既然回了大陆,那肯定不会再出国门了,留在我们手里也是留着,放到博物馆也是放着,都没什么差别。我听着,上面的意思是,物件回国了就好,毕竟我们也花费巨资,不是大风刮来的,所以他们的提倡是,属于私人所有,但是物件可以以展览的方式向世人开放,到时候国家相关部门会给我们开绿灯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