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戏明 第104节 (第3/6页)
文哥儿确实忘了,谁能记得自己气头上说过什么话呢?一想到老丘骂都没骂自己,他心情就特别棒,溜溜达达去找王文素一起做题去。 丘濬拿着文哥儿的文章回了礼部,坐定后又拿出来重看一遍。 这小子文章写得活灵活现,那活泼的字句读来就跟本人在眼前一样,眼睛都被他吵到了。 作为当代理学名家,丘濬写《大学衍义补》除了程朱这两位理学前辈以外,最爱引用的就是司马光的话了。 文哥儿显然是瞅准了他的喜好,才选的司马光主编《资治通鉴》这么个例子。 这小子人不大,做起事来却鬼精鬼精的。 想到文哥儿的几个老师,丘濬叹了口气。 也不知道这小孩儿以后会走什么样的路。 自大明开国以来,选入翰林院读书的神童不算少,这些人通过科举考出来的也有李东阳、杨一清等人,可更多的是泯然众矣,只能靠神童出身谋个差使。 就文哥儿那性子,不管日后是能考中还是考不中都挺让人担心的。 丘濬默不作声地把文哥儿那篇文章收回袖中,继续处理手头的公务。 没过几日,刘健就派人来请丘濬过去议事,说是他递上去的折子内阁那边看呈给陛下,陛下觉得很不错,现在可以过去讨论讨论具体的执行细则。 庶吉士选拔本来就是内阁和礼部负责遴选,丘濬既是主要负责人也是主要执行人,针对自己辖内事务提出改进意见着实再正常不过。 丘濬在《大学衍义补》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