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分卷阅读690  (第2/4页)
随着老臣的一个个隐退,朝廷确实缺人。    汾州、幽州等地逐渐被收复,也需要新的官员去主持当地重建的事宜,齐邵顺势将不定期举行的科举变成了三年固定一次的制式,逢喜事、缺员时,再加开恩科。    晋国公“告老”,齐邵已经接替成为了新的平章政事,成为当朝宰辅。    他和李锐当年在酒楼的雄心壮志,竟真的一一实现,两人一文一武,都在走上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。    含元殿。    “娘娘,您一直这样做怎么成!总还是要自己算账的啊。”万宁县主拿出锦袋,从中间取出账簿递给李湄。“这是外子给您核算好的今年账务。和三国杀的收入今年是一万四千两,四个刻书坊一共是七千两。加上公府给您置办的嫁妆庄子收的租,一起是三万八千两。”    李钊当年疯狂的迷恋万宁县主天下皆知,但是因为他只是户部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员,所以一直没有资格去提亲。    而后太后娘娘回了京,德阳郡主到太后面前提了提,又有万宁县主自己和太后吐露心声,希望能嫁去李家,过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,遂点了李钊做仪宾,让万宁县主下嫁了。    李钊虽然官儿小,但身价颇丰。他从小跟着陈家人学着打理外务,信国公府里邱老太君分出去的那份家产,李锐那边的一直都是交给李钊打理的,这么多年来,李钊也分了不少红利,日子过得十分滋润。    万宁只是县主,没有公主府和郡主府,但李钊愣是给她修了一个全长安闺秀都羡慕的院子(为这个园子,李钊向李锐借了不少钱)。    此园乃是德阳郡主的仪宾、将作监大监熊乐画的图纸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