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哲学解读_下卷:《周易》哲学解读 第二篇(六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下卷:《周易》哲学解读 第二篇(六) (第4/4页)

位子上为“君子”讲述的安邦治国之“道”。为“君子”提供政治经验,也只能是历史上的成熟经验,即修德爱民,才能保着“家”、“国”不败的经验之谈。《周易》哲学可说是奠定了儒家的道德政治哲学的基石,即开了一个先河。先秦的政治哲学把“君子”(统治者)的道德性建设,变成安邦治国寄希望的不二法宝。可这“君子”之治,并没有走向天下太平,和“家”、“国”的长治久安,而是列国的征伐不断,最终却走向王权专制的天下。这也是从《周易》开创的儒家道德人治之先河,而最终结下了一个专政理论之恶果——《系辞》。《系辞》终于为帝王专制的建立而寻找到了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”的‘天经地义’上的理论依据,来为王权专制铺平道路。

    中国古代的哲学无论先秦的“君子论”或是帝王时代的“君主论”(韩非子开“君主论”之先河)。都是古代的哲人(思想家)为统治者提供的统治谋略,而不是站在人的角度上论述政治权利与义务的政治思想,这与古希腊的政治哲学是不同的,才有了中国古代几千年一脉相承哲学体系,即“道德政治哲学”。这道德政治最终成为苍白无力的政治说教,而这种“道德政治”学说,也最终成为前后封建统治者统治愚弄百姓的不二法宝。???

    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