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74章 大辽北院宣徽使 (第2/4页)
契丹人的老一套制度。南大王院,那就是与宋人一样的制度,也是翰林院,中书门下,御史台,枢密院…… 大王这种制度有一个问题,那就是大王要造辽国皇帝的反,搞多了,辽国为了中央集权,就废除了南北大王院,变成了南北枢密院,分南北枢密使。北枢密院管游牧渔猎,南枢密院管农耕汉人。 朝廷政务上,就不分了,皆受皇帝统辖。 南北两个行政体系下,日久之后,南方体系,自然在经济文化上胜过北方体系,这也导致,如今辽国的中心,行政中心,经济中心,都在南方,也就是在燕云十六州。 辽国有五个京城,上京临潢府,在草原与山林的边缘之地,这是辽国故京,崛起之地。 另外还有中京大定府,东京辽阳府,西京大同府,南京析津府(也就是燕京,后世的北京)。 以前辽国的皇帝很是辛苦,为了把不同民族,不同文化文明的国家捏合在一起,也为了镇压内乱,皇帝是到处跑,一会住上京,一会住中京,时不时还要住南京,震慑各个系统的军队与官员。 而今倒是舒服多了,辽国皇帝多在燕京,也就是多在燕云十六州,因为这里住着舒服,要啥有啥,汉人文明文化与经济的一切,都有。上京临潢府,那真不是人住的地。 辽国也开始以天下正统自居,也开始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,愿世世代代生中国。 契丹人这点念想,可不要以为是羡慕宋人才有的。契丹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