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好武夫_第226章 陛下之意,莫不是已然决定应战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26章 陛下之意,莫不是已然决定应战了 (第3/4页)

公可有开战之意?”

    刘沆却比梁适洒脱许多,答道:“狄学士之言,其中深意,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,胜了最好,败了,内外也有个交代,毕竟西夏使节死在宋土,终究也要有个交代。”m.zwWX.ORg

    这话说出,还是内心里不相信能胜,想的依旧是认怂也要一个体面。

    狄咏的话语也是如此暗示的,别说不打,不管怎么样,就算要认怂,那也得体面认怂,不能一点脸都不要了。

    这,也许就是狄咏最后的高明,最后的杀手锏。

    皇帝叹了一口气:“却又不知多少无辜将士要战死沙场……”

    这话不是皇帝圣母心,而是真的悲哀,常言道,死得其所。这般去死,好像就是白白死了一般。

    但是皇帝要面子吗?还是要的,皇帝的面子,太过重要。皇帝又言:“二位之见,何人领兵合适?”

    锅已甩出去之后,梁适便也没有那么多顾忌了,显示出他该有的谋略水平:“陛下,本来狄枢相是最合适不过的,奈何……狄枢相主政枢密院,走不开。便是其子狄咏了,狄咏有勇有谋,能文能武,堪当重任!”

    这几句话的谋略水平显示在哪呢?就在那句“狄枢相走不开”,是真的走不开吗?

    显然不是,狄青在枢密院,那就是个吉祥物,多是象征意义,怎么可能走不开?

    真正让狄青走不开的原因有二。一是狄青武夫,已经到汴京里关着了,就不能再放虎归山了,不怕一万也怕万一,一旦狄青回西北掌大权,麾下皆是旧部,又有朝廷名正言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