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78 (第2/4页)
,即便不是过目不忘,也差不了太多,几乎不会产生贺卿说的那种,因为要看的是太多,要记的内容太多而头疼的感觉。 很多东西,往往都是因为得到的艰难,所以才显得珍贵。像后世那样,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,书买回来也未必有时间看,自然就不会觉得知识有多难得了。 至少在眼下,顾铮写下的这些书,都还可以称得上是造福于民。 每一本书写完之后,甚至等不及送到印厂去下印,就会先被科学院的其他人借走,一边看一边抄录。 这些珍贵的手抄本又会被传给学生,让他们能够,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知识。 后来甚至在皇家科学院形成了一种风潮,学生们虽然可以花钱买到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,却还是更乐于去看手抄本,并且自己动手抄上一遍,这样一来,很多知识都会更深的铭刻在脑海里,增加学习效率。 当然在著书立说的同时,顾铮也没有放下实践cao作。毕竟很多东西,不做实验,只是单纯的推理,很难确定其正确性。 跟贺端合作的机床,就是顾铮交出来的第一份答卷。 这东西面世之后,几乎是立刻改变了手工业的现状。标准化使得流水线作业能够实现,很多行业自然也就开始更新换代,不需要再单纯的使用人力,靠师傅们的经验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了。 不过,仅仅是这样还不够,现代化工业流水线之所以能够实现,动力问题才是根本。蒸汽机难以满足这种要求,发电机的创造刻不容缓。 让顾铮惊喜的是,这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