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节 (第2/6页)
历经波折,中间还重新办了几回,到最后,终于在疏失和波折之下,撇清了罪臣家奴的身份。 虽仍是奴籍,却好办多了。 大昭贸易繁荣,各地都有赶赴上京的商队,她聪明玲珑,多的是办法。 繁记的二当家南下做生意,瞧见她敏锐聪明,颇懂衣料锦缎之物,账目也算得又快又准,问她愿不愿意来帮自己的忙。 这就是她等到的机会。 她从上京到常州,用了七天。 她回到上京,足足用了七年。 这位二当家是个善心人,说繁记没有奴籍,所有雇佣的伙计都是良民,也除去了谢惜的奴籍,给她换成良籍。 那个时候,她奴籍上的名字,已经几经辗转,改成了明玉。 二当家说这名不好,给她改作了鸣玉。 她早过了逢人遇事都挑三拣四的年纪,欣然接受了这个名字,来到云裳坊做个普通的制衣绣娘,给京城官眷制作衣裳。 京城妇人们的穿衣风向一天一变,好在她打小就是感知此道的翘楚,很快就摸清了门道,得了张夫人的青眼。 日日不歇,夜夜熬油。她辛苦了整整一年,终于也熟识了些有头有脸的京城官眷。 她长大了,脸上溃烂又愈合,如今能皮肤平整已是难得,有些浅疤,拿些脂粉倒也能遮掉,不怕冒犯到这些胆小的官眷。 她先前还挨过打,鼻梁断过,如今反生得高直,与从前那精巧的小翘鼻不大一样了。 如今,这城里已没有能认出她是谢惜的人。 周鸣玉回到云裳坊,将张浮碧的舞裙取了出来,铺在绣架上,巧手叠了几折,又用炭笔轻轻画了几道,便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