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52章 宅斗的老师 (第2/13页)
,他有张良计,人家有过墙梯。 没一会儿,顾廷煊满头冷汗的从屋外走进来,在父亲耳边轻声言语了两句,四老爷随即脸色大变,咬牙顿足半响,颓然坐倒在椅中,不再抗辩。 这般的判若转折,其实内情毫不稀奇,不消明兰打听,四房就自己漏风出来了。 话说顾廷炳被判了流徙,但同样的千里,向北和向西相差甚远,京城向北千里就是口外,那里不但冰天雪地,人情荒旷,还时不时有羯奴侵扰进犯;别说想过好日了,能全须全尾的回家就算祖坟冒青烟了。 而向西千却不同了。自打武皇帝平定努尔干都司,晋中及汾原基本肃清安宁,加上朝廷几十年经营,初见成效,开垦良田,屯兵戍边,便是再往西也有了不少村庄和县城;除了娱乐业差了些之外(青楼女性的从业人员平均年龄为十五周岁以上),其余俱可。 除了少数几个明旨宣判流放地点的(倒霉的林冲同志),其余从轻发落的人犯还是有商量的余地,也正因为如此,所以每年朝廷判流徙刑徒下来,刑部和有司衙门就会生意大好,热闹的险些叫人挤破门槛(好单位呀好单位)。 顾廷煊是个厚道的兄长,这些日他提着银四处奔走,想方设法叫顾廷炳一走的舒服些,可卸枷锁,可坐车马,还可带两个家仆随行,且目的地是个较平的西北小镇,不用风餐露宿,茹毛饮血。眼看疏通的差不多了,谁知忽然出了岔。 当初逆王牵连颇广,好些世家大族都多少有些牵扯,其中不乏与顾家犯事相似的,属于半轻不重,巴结以上,串连未满,从逆不至于;家门还有些势力人脉,一番奔走疏通中,就把顾家给扯出来了。 请问古代什么罪最重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