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百四十九章.庙堂大乱(上). (第2/6页)
有许多,而其中最核心的内容,不外乎就是“点到为止”四字! 宦海之人,谁没有把柄?谁又不知道谁的把柄?就拿宋启文的“怀古坊”来说,曾有无数位官员向“怀古坊”送过银子,“怀古坊”的真正作用究竟是什么,百官们也大都是心知肚明,但哪怕是那些自诩“敢谏”的“太子.党”清流们,也从来不敢捅破“怀古坊”的事情! 为何?“怀古坊”乃是宋启文的真正把柄,这一点百官们固然是心知肚明,但宋启文同样也知晓百官们的真正把柄,若是某人揭露了“怀古坊”的事情,那么宋启文就必然会激烈反击,也同样会揭露对方的真正把柄,到了那个时候,事情就再也没有回旋余地,变成了不死不休的激烈局面,却是任谁也不愿意看到。 最重要的是,宋启文通过“怀古坊”进行权钱交易之际,宋启文只是受贿一方,另外还有大量的官员犯了行贿之罪!若是“怀古坊”的事情一旦被揭穿,那么那些向“怀古坊”送银子行贿的官员,数量足足有上百人之多,究竟要不要追查?若是追查了,将会牵连何其之广?朝野局面又将会出现怎样的动荡?若是不追查了,朝廷的颜面与信誉又在哪里? 正是因为这样的顾虑,百官们早已是有了默契,那就是百官们在庙堂争锋之际,哪怕是相互间势如水火,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,就绝不能揭露对方的真正把柄,否则失去了回旋余地的同时,也会引来更多人的敌视;而朝廷为了稳定局势,往往也只会追究那些牵连不广的“孤案”,类似于“怀古坊”这样牵连极广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