摄政大明_第三百四十六章.考察(上).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三百四十六章.考察(上). (第2/5页)

先行表态,然后再根据苏西卿的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,这种情况若是继续下去的话,那么肖文轩在将来充其量只会是一个强化版的苏西卿罢了——而赵俊臣需要的,则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肖文轩。

    赵俊臣的控制欲很强,但赵俊臣也明白偏听则暗、兼听则明的道理,所以赵俊臣并不希望自己将来的幕僚团队只有一种声音、一个想法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关于肖文轩的种种想法,在赵俊臣的脑中只是一闪而过。

    但赵俊臣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,甚至没有继续在赵家家主的人选问题上继续纠缠——赵德顺究竟合不合适,还需要赵俊臣亲亲验证一番,而苏西卿与肖文轩的建议,终究只是建议而已。

    “你们的建议很好,我会认真考虑的。”赵俊臣点了点头后,却又话锋一转,问道:“对了,从扬州赵家中挑选子弟进入国子监的事情,你们办的如何了?可有找到一些合适的人选?”

    听到赵俊臣的询问,苏西卿与肖文轩皆是露出了为难的神色,相互对视一眼后,由肖文轩解释道:“赵大人,扬州赵家一向是以田地土产为立族基础,虽然是扬州有数的大地主,财势不错、族人也不少,但毕竟不是书香世家,所以年轻子弟的学识、品相也大都寻常,有资格进入国子监的,更是寥寥无几。这几日我与苏师爷面试了赵家所有子弟,包括所有的赵家非嫡系远亲,但也只找到了八九位勉强有资格进入国子监的赵家子弟。”

    这次,德庆皇帝为了笼络赵俊臣,赐予赵家的国子监名额并没有限定数量,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