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01章 记得下次自己写 (第8/9页)
,能不能将则,禄,种三人送进太学?” “舅父啊!我不过是区区一个小藩王,在诸侯内年纪最小,唐国在诸国内也是最贫穷的,我如何能做主呢?您不如去找太后,或许能办成这件事。” “长,他们跟你一同玩到大啊你若是不帮着他们,谁来帮呢?” “舅父都这么说了,那我还能怎么办呢?我去跟阿母说说,成不成,我就不知道了。” “好,好,长,不要急着离开,你也许久不曾前来” 太后是说做就做的性格,她可不管这政策是否成熟,是否可行,反正政策她是提出来了,完善的事情就与她无关,将施行的事情直接丢给群臣,顺带着嘱咐一句,想法我已经提出来了,办不好可就是你们的事情了。 然后,长安内的亲戚们就纷纷来找刘长办事。 想法都是一样的,都是想要将孩子送进太学,吕释之并不是第一个,夏侯婴,灌婴等人也都找过他了。 对于他们的请求,刘长并没有拒绝,只是说自己会去告诉太后,至于成不成,同样也不关刘长的事。 非世官影响力还是太大了,在以前,吕释之这些权贵们的孩子,无论自己的才学如何,直接就能做官,就像周胜之那样,前不久还在偷鸡摸狗,其父一句话就直接在南军入职,这完全就是一句话的事情,可如今,太后却提出要以太学为主,用考核的方式来任官。 这对那些孩子已经当了官权贵们没啥影响,可是对孩子还不曾为官人来说,那就出大问题了。 周勃现在若是再想将周亚夫直接安排进南军,或许还能做到,毕竟他的权势太大,可对那些逐渐远离庙堂核心的功勋而言,就有些难度了。 当刘长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