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67章 谁言四郎不类父? (第1/9页)
刘恒前来长安,主要是为了两件事,刘启封王,以及南国诸事。 刘启的事情,刘恒只要做个见证就好,而南国的事情,就没有刘长所想的那么简单了。 “主要还是人力不足的问题,楚国还好,吴,长沙,南越的人实在是太少了,一个梁国的百姓,就能顶这三国之民...我在南国,也是想方设法,免rou刑,鼓励生育,开医馆,推广新作物...可还是不够啊。” 刘恒皱着眉头,认真的说道:“而南人又有陋习,爱蓄奴,其中以巴蜀,长沙,南越,吴等地最重...富裕人家,刘长隶奴数百,又有家僮宅妾,就是不算这些私奴,如今之官奴便有十余万之众...” “若是说诸侯吏之奴...那是难以数计啊。” 刘恒认真的说道:“按着汉律,彻侯奴二百,公主二百,关内侯及吏民则百...而我大汉有吏员近十万...其奴几何?” “再加上地方那些豪族,奴婢千群...” 刘长轻轻抚摸着胡须,问道:“四哥的意思是?” “可以一步一步减少他们的数量,将他们变成庶民,让他们独自耕作...这是能在短时日内增加人丁的最好办法,我认为,陛下可以下令,且先将所有官奴之中年满五十岁的人赐为庶民。” “然后明确的规定官吏奴婢之数...最后再逐步削弱地方蓄奴之风。” 刘恒有着很精细的想法,就是针对如今的蓄奴之风,刘恒认为,如今的蓄奴规模虽然比起从前要大很多,可这么多不登记在户籍中的奴隶,简直就是浪费,一方面是对这些人的怜悯,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人力的重视了。 为别人家办事,和为自己做事是不一样的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