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89章,发酵和影响 (第6/8页)
要是磨得钝了,可就得不偿失了。 …… 一直关注李云龙的楚云飞,是在隔天后才得到的消息。 那时候,李云龙已经带着新二团,在独立二团和三团的掩护下,摆脱了日军的追兵,安全的撤回了根据地。 “一个中将,一个少将,就这么死了?” 楚云飞听到这一情报,愣了一小会才缓过神来,不敢相信的询问。 少将一般担任旅团长职位,他们晋绥军跟日本人打了好几年,都还没有获得此等战果。 说八路不抗日的,那他们晋绥军岂不是,跟日本人同流合污了? 日军没有上将这一军衔,中将之后就是大将,元帅。 实授中将衔的,基本上已经是师团长级别,甚至驻山西的第一军司令,也不过是中将军衔罢了。 从北到南,从三七年打到四一年底,总共击毙了几名中将? 屈指可数,好几位都是少将,死后追授的中将。 如果做一个排名,此次被李云龙击毙的福田中将,大约能排前五。 “还死了几个大佐?”楚云飞问他的副官方立功。 与两名显眼的将官不同,阵亡的佐官数量极其庞大,总计有二十五名。 方立功拿起电报看了一眼:“死掉的日军大佐级军官,一共五名。 三个大佐是剿共指挥部的参谋等文职人员,还有炮兵联队联队长一名,步兵联队的联队长,因为战败剖腹自杀一名。” 楚云飞站在阁楼上,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久久无语。 一年前,他去新二团拜访李云龙。 虽然说李云龙取得了不小的成绩,但是楚云飞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