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67章 (第2/3页)
她浑身疼得厉害,下半身更是微微一动便像生生撕开一般锥心刺骨的剧痛。 可她实在太高兴了,太感激,感激上苍终究没有将她的声声哀求请愿弃如敝履。 她死里逃生,不仅如此,还得幸柳暗花明—— 螽羽抱住夫人,眼泪直掉:“太太!我,我终于报答您的恩情了,太太!” 同时她心中有个声音却在凉凉地庆幸:自己此生毋需再生育第二个孩子。 - 名字按照宗族里的规矩拟好了。 春字辈,因出生艰难取个“安”字,张春安。小名是夫人做主定下来的,唤“蛐蛐”。 “这孩子生得不容易,小名得取贱一些才好养活呢。”当时奶娘这样说。 “贱一些?”夫人似乎不解。 螽羽看到夫人茫然的神色,不禁笑了,解释道:“唐代大诗人杜甫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小名,一个叫‘熊儿’,一个叫‘骥子’。” “就是叫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呗,我懂了!” 于是就叫蛐蛐。 就算真喜欢用蟋蟀来取名,夜鸣虫,秋鸣,促织,孙旺——哪个都比蛐蛐这个别称好听些,但夫人好像很喜欢这个名字,就像她也喜欢“蝈蝈”,觉得叠词叫起来有趣顺口。 螽羽坐月子期间——其实莫如说是养伤,夫人总算没有外出,一直留在张府里主事。 夫人在与不在,府中气象是很不同的。就和当年老爷是否回来一样。 且说作古的张老爷喜得麟子,当然多得是要来看望的亲邻朋友。 既是应当为人所知的好事,自然也没有藏着掖着的道理,登门拜访的客人,夫人都一一好生招待,吩咐奶娘将孩子抱出来打招呼。 只是这个孩子瘦小安静、又敏感怕生,一看便有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