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章 阳和 (第3/4页)
年仅两岁即帝位,上大行皇帝庙号昭宗,葬永章陵。次年正月改元更庆,太后称制,于今十四年矣。 此时,沈妃口中“勤勉务学”的今上官家,十六岁的赵钧,正第一次站在京城繁闹的街头。 穿行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,耳畔是交谈声、吆喝声、嬉闹声,还有远处传来的哨声、鼓声,一路上彩旌招展,街衢两旁的货摊琳琅满目。当这些充斥着他的视听,惊奇下的兴奋很快消弭了偷跑出宫的提心吊胆。 在赵钧自幼的记忆里,皇宫禁内,从来都是肃穆而寂静的。空阔的跸道,巍峨的大殿,无人敢高声言语,连呼吸都要克制。 他平日所能常见的群人集会的场面,是每五日一次的百官大起居。垂拱殿外的净鞭响彻三声,文武朝臣按班列队,以紫的、绯的、绿的、青的服色区分差等,个个躬身垂首,整齐划一。而他像观宇中供奉的一尊泥偶,远远地端坐在半卷起的金帘后,接受百官的朝拜。 今时眼前喧嚣纷然的景象,赵钧第一次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可以那么近,“人间”触手可及地鲜明了起来。他可以不用再时刻修持威仪的姿态,人们在他身边也不再总是那一套标准样式的言语行止。 自古帝王皆称天子,以别于凡夫。可是说归说,谁都清楚,皇帝也不过是爹生娘养,rou体胎胞,吃五谷杂粮,有七情六欲,是和所有人一样的普通人。 且当赵钧目不暇给地对着周遭的行人市集出神之际,与他一道的赵锡却在旁笑道:“这些个都是稀松平常的物事,今日难得出来,我带大哥去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