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三章 尘埃 (第2/4页)
敖青继续说道:“可是既然是人,rou体凡胎,就一定会惹上尘埃。即使勤加拂拭,也只是不断反复的过程。永远不能得到真正的‘清净’。所以我便在想。若rou体凡胎不得清净,那魂魄呢?人的魂魄先天而生,本就是最为纯粹的存在。若看破本质,洞悉‘菩提’,则自无尘埃污垢!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” 轰! 此话一出,顿时,犹如晴天霹雳一般! 樵夫先是一怔,旋即不由哈哈大笑了起来:“好悟性,好悟性!” 南海观世音菩萨,也终于明白,为何敖青能够走完“求道路”了! 因为,这“求道路”,看似是通向“大道”,实则,是通向“菩提祖师”。而菩提祖师何以成道?便是因为“心”! 身是菩提树,心为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 这两句偈子,几乎可以将菩提祖师悟道之前,通明菩提心的经历,完全概述出来了。 而所谓的“求道路”,也是如此。 路本身,有阻碍,有限制,有“尘埃”。永远不能到达终点。这就是“身是菩提树,心为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 而当敖青看到的不是路的本身,而是“山不再是山,水不再是水”时。 路的实质,就会被揭露出来。 终点就在心中,就在眼前。因此,哪有什么限制,哪有什么阻碍,又哪有什么“尘埃”? 因此,终点就在敖青的身前! 这就是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” 所以。 敖青才能够度过求道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