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77章 (第3/3页)
集。 又不需要出城,不住客栈,不需要各种路引什么的,就算是不要户籍,一样可以活一辈子,当然不想来交这个钱了。 逃籍之后不仅不用交税钱,还不用服徭役,简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。 但是这事儿她不能就放下了,得改革。 越朝的户籍管理太糟糕了,财政农税在封建王朝是国之根本,而且连户籍都管理不好,到时候下发一些命令,都贯彻不了。 太子殿下觉得自己太难了,谁能看出光鲜亮丽的朝廷,其实连地基都不稳。 若非疯狂增长的农税顶着,早就是大厦将倾之态了。 偏越朝前两代皇帝都没这个事,就到阿耶继位后,百姓就开始逃籍了。 四代而亡不是没有原因的,不能全怪到原男主身上去,朝廷的制度本身就很有问题。 前两代帝王统治时期,百姓乖乖地上户籍不是因为他们两人多有人格魅力,而是有好处。 越朝为了防止土地兼并,是用的均田制。 土地都是朝廷所有,每人分多少亩地都是规定好了的,死后可留下二成,其余归还朝廷。 值得一提的是成年男丁可从朝廷得到一百亩地,但女子只有寡妻寡妾得田三十亩。 贝婧初一下就找到了民间百家有女一家留的真相。 养个儿子长大了,能得一百亩田,养个女儿长大了只能嫁到别人家,丈夫死了才得三十亩田。 抛开感情,确实是赔本的买卖。 对于连饱饭都不一定能吃上的百姓,和他们谈仁义感情,就有何不食rou糜之嫌了。 原来一切都是在朝廷的规制上,贝婧初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。 改田产分配倒是一句话的事,现在难的是,朝廷发不出地来了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