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903【阁臣】 (第1/5页)
内阁。 七位阁臣左右看看,大眼瞪小眼,久久没说话。 首辅宋应星突然病倒了,次辅费纯突然死爹了,轮到排名第三的刘子仁拿主意。 当初在含珠书院,除了费家子之外,跟赵瀚关系最好的,便是徐颖和刘子仁,赵瀚还帮刘家挖过红薯。 刘子仁已经四十多岁,瘦削,长髯,颇有些仙风道骨。他清了清嗓子说:“宋翁卧病在床,费阁老又丁忧在家,在下才疏学浅,若有处事不当之处,还请诸位同僚不吝指正。” “不敢。”众人拱手。 宋应星镇不住场面,刘子仁就更镇不住,在场都是些啥人啊。 陈茂生,最早跟随赵瀚起事的几人之一。 袁允龙,费如鹤的大舅子,安福派的领袖人物。 朱之瑜(朱舜水),赵瀚在铅山的老相识。 张秉文,赵瀚极为器重的前明官员。 吴应箕,赵瀚破格提拔的复社士子。 方胜弘,虽然是兄长方胜昌死后补位,但也有早期带着地盘投效之功。 另外还有几位大佬暂未入阁,一是在做吏部尚书的左孝良,二是在做礼部尚书的王调鼎,三是在做工部尚书的欧阳蒸,四是担任江苏左布政使的徐颖。便是这四人,刘子仁都压不住! 刘子仁身为勋臣,资历威望已经够高,而且还是皇帝的故友。但谁让他面对的,同样也是一帮勋臣呢? 刘子仁继续说:“费阁老为父治丧,明日我们一道去吊唁吧。” “应该的。”众人说道。 费纯全家都住在南京,丁忧倒不用回铅山。 丁忧这玩意儿,有两千多年的传统,赵瀚根本无法废除。 赵瀚能做的,就是把三年丁忧期限,缩减为27个月(恢复古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