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_922【已经烂透了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922【已经烂透了】 (第2/5页)

还在继续,但朝廷制定了层层约束。

    直接由商部和海军都督府,派逞官员负责海军贸易,等于是商部和海军都督府组建的国营航运公司。所得利润,商部和海军都督府可以部份截留,剩下的需要向财部缴纳红利。而且,海军的贸易呈,每年都有限额,防止扰乱市场、与民争利。

    这种做法肯定有漏洞,比如海军悄悄走私,肯定无法彻底杜绝。实在是海军军费逐年攀升,无法全靠财政来养,只是一种临时的特许政策。

    但也有好处,海军下场贸易,海军悄悄走私,他们对打击民间走私非常积极。在上海这一片海域,胆敢玩走私的商人,小打小闹还行,一旦搞大了必然被海军盯上。

    既然海上无法搞走私,内陆贸易又被通课司卡住,商人就只能在市舶司官商勾结。这种逃税形式很“安全”,必须详细对照供货公司、出口公司、通课司的三方账册,一笔一笔交易慢慢比对才能查出来。朝廷是不会这么查账的!

    汪采觉得自己很冤枉,因为上海从开港那天起,就已经在玩这套把戏了。

    只不过,刚开始还小心翼翼,偷逃的税款不是很多。渐渐形成潜规则之后,官员、吏员、商人都习以为常,这才越来越肆无忌惮。

    以至于陈先春这家伙做了二把手,让儿子主动向商贾伸手。那些不逃税的贸易公司,只要连续出海两三年,就会被官员怂恿着逃税,合法经营者反而成为了异类。还查什么查

    市舶司从上到下,从官员到吏员,至少有一半参与其中。小吏一年捞几十两,小官一年捞几百两,中高级官员一年捞几千或几万两。

    这已经是常态了,已经是市舶司的潜规则了!

    汪采觉得自己算非常清廉的,他在海关系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