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_820【混乱的战争序曲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820【混乱的战争序曲】 (第5/6页)

员数量越来越多;三是公司负债率高,需要偿还的利息多得吓人——货物卖出,银子入账,净利润还没算出来,就要先分给大股东分红,偿还债务那是接下来的事情。

    历史上,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,以及接下来的那几年,由于战败之后荷兰疯狂造军舰,收支几乎可以互相抵消,十年总利润才59万两银子,平均每年净利润5.9万两(整个亚洲)。

    更搞笑的是,从1689年到1790年,荷兰东印度公司公司每年都在亏损。

    巅峰时期,年均亏损260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公司破产的最后十年,年均亏损129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为啥一家公司,能持续亏损一百年才倒闭?

    因为亏损的是公司,而赚钱的是大股东啊。不管亏了多少,大股东都能在平账之前就分红,而公司高管也能疯狂的中饱私囊!

    谁来为亏损买单?

    殖民地的各族老百姓,还有公司的无数小股东,购买公司债券的荷兰人,以及贷款给公司的冤大头们。最后,全荷兰人民来接盘,因为公司“被迫”国有化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商人治国的荷兰!

    在一切以利润为先的理念下,连番大败的荷兰亚洲舰队,造舰速度可谓慢得吓人。眼下跟大同海军作战的20多艘荷兰战舰,其中一半是商船改装的,而且是那种速成船只,木料根本就没达到军舰标准。

    战斗开始仅十多分钟,就有两艘荷兰战舰摇摇欲坠。

    海军指挥官巴尔萨泽·伯特,果断选择突围,而且是往大同海军杀来的方向突围(这样顺风顺水)。沉没三艘战舰之后,荷兰海军成功从西北方突围出去,还留下两艘失去行动力的战舰等着被俘。

    巴尔萨泽·伯特的意图,是想先突围去孟加拉湾,跟印度洋舰队汇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