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849【没见识的家伙】 (第5/6页)
有多大,人口又有多少?” “我不知道!”斯捷潘诺夫被问烦了。 季诺维也夫却说:“你怎么会不知道?你被派来这里,一是为了给大军筹集军粮,二就是打探关于契丹的军情。” “我被契丹军队堵在这里,根本过不去啊。”斯捷潘诺夫郁闷至极,很想一刀把贵族老爷砍死。 事实上,季诺维也夫也是做过功课的,他知道西伯利亚的南边,到处都居住着鞑靼人(泛指蒙古各部)。而在阿穆尔河(黑龙江)流域,似乎是契丹人的地盘。 至于契丹有多大,人口有多少,季诺维也夫完全没有概念。 这一百多年来,沙俄跟十多个国家打仗,不说士兵素质如何,军队数量肯定是足够的。 而且,沙俄军队还在学习瑞典改革。 比如斯摩棱斯克战争期间,就新组建了两个军团。能拿军饷不说,一日三餐还有补贴,征召失地贵族、破产士绅、低等波雅尔(王公臣属)、哥萨克、自由民组成军队,战斗力远超传统的贵族和农奴军团。 照着这种新式军团,沙俄又组建了四个军团。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还模仿瑞典组建新式骑兵,组建了两个新式骑兵团。接着又组建炮兵连,每个炮兵连12门火炮。 到了斯摩棱斯克战役末期,沙俄已经组建10个新式军团。 嗯,战争一结束,10个新式军团原地解散,因为负担不起那么高昂的军费。 在南线战场,为了跟奥斯曼打仗,也组建了几个新式军团。并且属于常备边防军,原计划一直维持着,但只撑了几年就陆续解散。 那些新式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