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800【皇帝批阅《明史》】 (第1/7页)
勤政殿。 赵瀚翻阅着送来的书稿,随口问道:“张溥又卧病了?” 钱谦益叹息:“唉,今冬严寒,不同往年,张博士病得咳血不止,也不知能不能熬过去。” “送些药品过去。”赵瀚吩咐女官一声,继续埋头看稿子。 这是翰林院奉命编撰的《历代田亩考》,折腾好几年,终于完稿了,送过来给皇帝亲自过目。 赵瀚看到最初的井田制篇章,就忍不住皱起眉头,然后拿起红笔给出修改意见。 翰林院的史官们,论述井田制非常扯淡。庶民集体耕种井田,被认为是“天子广施仁政,百姓民风淳朴,人人皆无私心”。 赵瀚的红字批示为:春秋之时,铁器稀缺,作物贫乏,一人可耕几亩?人无私心,此言大谬也!如那广东过山瑶,刀耕火种,同耕同作,方可收获粮食。而今,广东官府为过山瑶编户,教导其汉人耕种之术,赠与其铁制农具、番薯玉米种子。已有数千过山瑶,放弃同耕同作,与周边汉民并无二致。 钱谦益坐在不远处,看着皇帝的朱批越来越多,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。 翰林院的学者们,编了好几年的书,送到皇帝这里居然还需要大量修改! 赵瀚坐在上面批阅稿件,钱谦益就在下面候着。一直到了午饭时间,赵瀚头也不抬,吩咐道:“就在此一并用膳。” 不多时,便有女官端来膳食,钱谦益、丁世经等人也跟着吃。 吃午餐的时候,赵瀚终于开口说话,问道:“隋朝的田亩数量,真有那么多?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