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406【义军】 (第6/6页)
曹兴送了一口气,派人出城询问,得知是归附大同军的义兵,立即打开城门迎接。但每个首领,只能带200人进城,害怕人多了又闹瘟疫。 郓城县的瘟疫已经渐消,防治方法叫做“群体免疫”。 只一年多时间,4.5万人的郓城,如今死得仅剩下6000余。 郑沛然进城拱手说:“将军归附汉家,气节可叹!” 曹兴拱手还礼:“哪里哪里,我只是不想剃发留辫子。” 不想剃发,只是借口。 真正的原因,是左良玉降清能得好处,张应元降清也有好处。可曹兴只是左良玉的部将的部将,聚兵打仗都不带他,只留800人驻守郓城,能有什么好处可言? 反正此地距离徐州不远,只要坚守一些时日,大同军肯定能杀过来。 那就直接投降大同军呗,曹兴的脑子不傻,知道怎样更划算。 这种情况,在山东多地发生。 左良玉留下来守城的部队,与山东四处兴起的义军联合。大部分都人数不多,也没啥战斗力可言,却把洪承畴、多铎、左良玉搞得焦头烂额。 他们正在前线跟费如鹤、张铁牛打仗,后方竟然遍地起火。 有的县城,虽然没出现义军,士绅却找到左良玉的留守部队,说服守将直接改旗易帜。 稍微偏远的县城,只留守了百余士卒,干脆是一群举人秀才起事,带着城市居民把守军给赶跑。 甚至是左良玉任命的知县,带着衙役宣布起义!王梓钧的朕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