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_717【养猪伯爵和文化繁荣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717【养猪伯爵和文化繁荣】 (第3/6页)

希颂立即奉承。

    赵瀚想了想:“这些年,你着实辛苦。大同社稷若能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,你在其中也有大功劳。朕不能薄待尔等,就封你为劝农伯。劝农司的有功之人,你列一份名单出来,都会酌情封赏的。”

    之前也在赏,但这次特别大方,竟然直接封了一个伯爵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恩赏!"

    陈希颂大喜,养猪种地居然搞出个伯爵之位。

    赵瀚之所以这么大方,还是猪太重要了,二师兄早就成为中国百姓的主要rou食来源。

    阉猪,并非始于宋朝,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,只不过是在宋明时期大规模推广。

    《易经》有云:“豕之牙吉”。

    用人话讲,就是阉了的猪,性子会变得温顺,虽有犀利的牙也不足为害。

    《礼记》有云:豕日刚鼠,豚日盾肥。

    没有闹割的猪,皮厚毛粗,叫豕。阉割了的猪,膘肥臀圆,叫豚。

    而“家”之一字,就是没有阉割的猪(豕),上面再盖一个屋顶。有屋顶,还有猪,就算是家了。

    小农之家,盖一猪圈,养两到三只猪。残羹剩饭倒进去,再打一些猪草,也不用费心照料,半年一年之后就能卖了。猪拉屎也多,可做农家肥,种粮食也有足够的肥料。

    如此种种,小农受益无穷,难怪古时称猪为“黑金”(中国多为黑毛猪)。

    中国的养猪技术,以及猪种培育技术,一直都是世界领先的。

    欧洲的罗马猪,是唐代引进华南猪杂交而成。

    英国的约克夏猪,此时还没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