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_697【异国雄主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697【异国雄主】 (第3/6页)

和的航海资料虽然大部分遗失,但其《海道针经》却有流传,万历年间刊行的《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》,就是一套郑和下西洋的针路簿。

    大同海军使用的《海道针经》,搜集整理了大量针路薄,同时还让各省海商贡献自己的航海图。汇总之后,《大同海道针经》刻印,民间海商也能高价购买。

    天千、地支、八卦,将航海罗盘分为24等分。

    沿用郑和下西洋的针路定位:太仓港口开船,用丹乙针,一更,平吴淞江。用乙卯针,一更,到南汇嘴。

    翻译为人话:太仓港起航,沿105度方向行驶,途经十里(有说十二里)到吴淞江。再沿97.5度方向行驶,途经十里,到南汇嘴。

    郑和航海的所有路线,全部都有准确定位,比如在南洋海域——

    “苏门答腊开船,用干戌针,十二更,船平龙涎屿。四十更,船又用辛酉针。五十更,船见锡兰山。”(从苏门答腊港出发,沿307.5度方向航行,途经120里,可达龙涎屿。继续前进400里,转为

    277.5度方向航行,前进500里之后可见锡兰山。)

    如此针路定位,堪称古代版傻瓜导航。

    当然,海上瞬息万变,一阵风就能吹偏航线,于是还要配合使用“牵星过海术”。

    有文献记载的,是明末苏州马怀德收藏了一套牵星板,这套牵星板常被后世赞颂为中国古代航海导航器。但事实上,马怀德的这套牵星板,根本测不出郑和航海图里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