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774【自学成才的读书人】 (第5/5页)
春坊的清纪郎吧。” “谢陛下!” 李颙毕竟只有25岁,猛然获得皇帝认可,心里还是比较激动的,但脸色依旧能够保持平静。 清纪郎只是从八品小官,负责纠察检举东宫犯事官员。还要审查东宫的来往文公,规正公文里的违制和错漏。 赵瀚又补充一句:“太子在文华殿读书,你可以跟随太子左右。” 李颙终于不能云淡风轻了,他惊讶的看着皇帝,这是让自己做太子的近臣啊。 明末的海内三大儒,黄宗羲和李颙,都被赵瀚扔给太子了。黄宗羲虽然不是东宫官,却兼任东宫主讲之一。 还剩一个孙奇逢,赵瀚不打算启用。 孙奇逢此时隐居在河南,一直有很多官员举荐。但此人跟东林党牵扯太深,而且主修陆王心学,虽然也力求将心学和理学融合,主张经世致用,可赵瀚总觉得不对自己胃口。这位先生,还是继续在民间做他的北派儒学宗师吧。 在整个北方地区,孙奇逢已经被誉为第一大儒。 顺便一提,孙奇逢还是个村长兼小学校长。 他原本家住北直隶,田产被鞑子给圈占了,只能带着族人逃到河南。许多门生弟子,追随他至河南定居。河南的读书人,也慕名找他求学。孙奇逢就号召学生开垦荒地,在兵荒马乱当中,竟然形成一个崭新的村落。 最初跟着孙奇逢学习的幼童,在大同新朝第一届科举当中,一次性就考出了两个进士。 李颙稳步离开紫禁城,走出城门没多远,就一个踉跄差点摔倒。他是太欢喜了,忘记看脚下,绊到异物而失去平衡。 “正心,正心,宠辱不惊!” 李颙紧握双拳,心头一直默念,但脸上总忍不住浮出笑容。王梓钧的朕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