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326【三原主义】 (第6/6页)
大同集》里面写得很清楚,为何分你们的田也写得清楚。这是最新版,增加了三篇文章,诸君可以仔细阅读。” 陈子龙拿到书之后,迅速翻开三篇新文,发现署名居然是黄宗羲。 并非黄宗羲独自完成,在修改补充细节时,邝露提了一些建议,赵瀚还补足了某些内容。 陈子龙迅速读完,结合孔孟之言,又结合自己所思,一下子就豁然开朗。 三篇文章,论述了君民臣的关系,确立了君民臣的责任,如此构建出完整的国家理念。 以民为本,以君为首,以臣治国。 天下万民,是一个国家的根本,君臣必须为万民服务。万民并非特指士绅,而是以黔首为主体。今后不得再称君父,也不得再称父母官。 这种浅显的道理,放在明末非常让人震撼,即便儒家早就有类似言论。 说得更郑重一些,君民臣三篇,是赵瀚的立国之基! 原,最初的,开始的。 原君、原臣、原民,即探寻君、臣、民的本来面目。 把这个搞清楚了,治国方针就明白了,可称之为“三原主义”。三篇文章,今后将作为小学必修课,随着小学的普及,让所有百姓都知道,让“三原主义”深入人心。 官员可能会变质,《大同集》可能被束之高阁,印在百姓脑子里的“三原主义”,却谁也不可能凭空抹去! 不顾众士子的震撼,赵瀚笑着说:“诸君,中午宴饮,下午带你们去看大同军队!”王梓钧的朕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