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_813【全都要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813【全都要】 (第4/6页)

    赵瀚问道:“汝父流放黑龙江,你也被取消科举资格,心里可有什么怨言?”

    阎若璩回答说:“回禀陛下,家父经商违法,坏了朝廷规矩,小民心中没有怨言。但小民一腔报国热忱,虽然不能科举做官,但也想着为国为民出力。因此有这份奏疏,恳请陛下再给小民一个机会。”

    “你今年只有十七岁,竟能有这般见识?不会是黄宗羲为你捉笔cao刀的吧?”赵瀚笑道。

    “绝无此事。”阎若璩连忙辩解。

    赵瀚没有再说话,而是重新阅读眼前的奏疏。

    阎若璩毕竟还年轻,并且身为古代人,眼界有着时代局限性。这份奏疏到了赵瀚眼中,拥有着更大的意义,已经牵扯到中国未来的工业化发展路线。

    一是传统的欧美工业化路线,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,吸收全国的人口、金钱、资源,形成规模化大生产的区位优势。

    二是走中国乡土经济的进化版,工业分布于大小市镇,天女散花般进行布局。人口、金钱和资源,向各地的市镇集中,带动周边农民一起发展。

    两种路线,各有利弊。

    第二种路线,是不利于工业化大生产的,只会弄出一堆乡镇小企业。但发展到最后,肯定殊途同归,工商业兴旺的市镇,会渐渐演变成新的城市。

    不过,必须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中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,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市镇工业发展。如果欧洲率先完成工业革命,这个路线就不利于竞争了,会倒逼着中国走前一条路线。

    新中国改革开放初期,也就是80年代的时候,中国的民营工业,就自发走上第二条路。当时就连内陆省份,都开始大量办厂,已经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