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_917【皇帝也是史家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917【皇帝也是史家】 (第3/4页)

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,都可加以修订。"wap.

    朱明镐还想把历代史书当中,史官的很多"赞"给删了。要么赞得很不合理,要么赞得老生常谈,这些赞仅有的功能,就是浪费纸墨、浪费读者的时间。

    赵瀚放下鱼竿说∶"朕也读过卿的治史论文,大致赞同,但也有不敢苟同之处。'朱明镐表情严肃起来,也跟着放下鱼竿,拱手道∶"请陛下指正。"

    "卿之治史,只重政治,忽略其他,"赵瀚认真说道,"食货经济,文学辞章,佛道宗教,这些也是极为要紧的。史书里有了这些,数百年之后,人们通过读史,才可知晓前人几文钱买一斤米,知晓某朝某代盛行什么文风,知晓当时的男女信仰什么教派。

    朱明镐说道∶”《食货志》自然重要,但文学和佛道,却不必写进史书。史书须当精炼,想知道前朝文风,自去读前朝文章便可,或有专门研究文章之作。而那佛道,皆旁门左道,并非经国之典,不该在史书里设立《释老志》。”

    赵翰笑道;“文学史也是史,宗教史也是史。就说前明的正嘉年间,为何突然有了前七子?突然就要文学改良?而文学改良之际,为何又恰好出现阳明心学和新理学"

    朱明镐若有所思,似乎抓到了重点,但又隔着一层窗户纸没捅破。横竖没想明白,朱明镐拱手说"请陛下赐教。"

    赵翰说道∶”元末明初,民生凋散,经济衰靡。又兼元蒙腥臊百年,文教不振。明太祖和明太宗,他们面对此种情况,当务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