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582【又是大灾】 (第3/5页)
瀚如果还活着都82岁了。 曹学佺躬身退下,赵瀚则陷入沉默。 根本不用什么科学观测,是人就能切身体会,南京这两年的冬天越来越冷。寒冬天气,跟水旱灾害,是一起朝南方转移的,北方的情况反而有所好转。 一番枯坐之后,赵瀚复又笑起来。康熙都能整出个盛世,难道自己会畏惧天威? 只要狠抓吏治,频繁的天灾,反而能锻炼朝廷的执行力! 三月下旬,天文馆长曹学佺致仕。因其领衔主编《大同新历》,特加太子少保衔,以示皇帝恩遇。 随着曹学佺的辞职归乡,今年的江南大旱也拉开序幕。 四月下旬,庞春来李邦华宋应星三位阁臣,带着各部尚书紧急参见皇帝。 庞春来说道:“陛下,今年江淮江南大旱,部分州县自开春以来,竟然是滴雨未下。地方官吏虽然组织救灾,江淮江南水利也非常完备,但依旧是难以抵挡天威。请暂缓北方战事,巩固新占地区即可,莫要外出作战,等明年再去收拾鞑子。北方各省的移民计划,今年也请数额减半,户部需要调运钱粮赈灾。” “唉!” 赵瀚忍不住一声叹息:“便让鞑子再苟延残喘两年。” 今年的两淮地区还好些,江南地区的旱情,简直比崇祯年间还严重。 历史上,这一年的六月,本该是阴雨连绵的梅雨季。但钱塘江水竟然旱到干涸,清兵趁机渡江占领金华和绍兴。而南明军队,没了钱塘江进行防御,鲁王只能慌忙逃去舟山。 “陛下圣明!” 庞春来本打算收复辽东之后退休,回老家去颐养天年,如今却是要因为大旱而耽搁了。 赵瀚问道:“今年南方各省,陆续都有旱情上报。除了江南和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