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458【认怂的钱谦益】 (第3/6页)
从理学的核心构架上,绕过朱熹重新解释理学,让理学更具有实践指导性。 王阳明、罗钦顺,一个心学,一个理学,其实殊途同归。 他们的理论,在明末被结合起来,于是诞生了黄宗羲、王夫之这样的思想家。 赵瀚这个反应,却让大臣们很沮丧。 他们还想继续给皇帝讲经呢,有幸参与大同第一场经筵大会,百年之后是可以名留青史的! 结果李邦华只说一句话,皇帝就表示自己明白了。 这让大臣们怎么继续讲下去? 钱谦益、张溥等翰林院成员,这次也被叫来开会的,毕竟事关文庙祭祀,学者们都应该参与。 钱谦益、张溥对视一眼,都觉得有些意外。这个造反起家的皇帝,果然不是朱元璋那种泥腿子,而是真正研究过理学的人。 明代的进士,都有可能不知理学为何物! 因为只读四书五经和注解,对于理学的认识还很零散。你得去读二程、朱熹的著作,才能系统的掌握理学,这对大部分士子而言是不可能的。 赵瀚在含珠书院时读过,而且是高屋建瓴的去读,以一种探究和审视的角度去读。 不需要记得细节,只需要掌握整体框架和核心观点。 谷在赵瀚看来,仅从哲学角度来理解,理学就是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。 赵瀚继续审视名单,群臣则坐在那里默默等待。 终于,赵瀚放下朱笔,对女官说:“传诸群臣阅览。” 一个一个传阅下去,有人皱眉,有人欣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