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814【商人的需求】 (第2/5页)
最稠密的地区,市镇遍地扎堆,而且都有手工业基础,还有复杂的水网相连。 …… 印度莫卧儿帝国,孟加拉湾,胡格利港。 中国棉纺织业的加速繁荣,已经明显影响到这里。 几十年前,胡格利并不由莫卧儿皇帝直辖。在战乱中逃亡的印度各族百姓,汇聚在此形成众多社区。葡萄牙人也形成两个社区,最后合并为一座城市,甚至还修筑了葡萄牙城墙。 这里并非殖民地,而是租借地,性质跟澳门类似。 由于葡萄牙纳税丰厚,地方官员乐见其成,双方相安无事好几十年。 二十多年前,也就是崇祯初年。 刚继位不久的崇祯,面临着陕西大旱。也是那时候继位的沙贾汗,则面临着莫卧儿大旱。大明王朝和莫卧儿帝国,几乎同时出现大面积严重旱灾——小冰河期气候异常,真的谁都不能幸免,当时的日本和朝鲜也闹饥荒。. 莫卧儿帝国连年灾荒,人相食,许多村落集体灭绝。 内忧还伴随着外患,刚刚登基的沙贾汗,拿到了跟崇祯一样的剧本。帝国西部出现叛军,德干高原的苏丹国也在闹事,更西边还要跟波斯帝国打仗。 于是,繁荣的胡格利港被盯上,葡萄牙这头肥猪可以开宰了。 师出当然必须有名,沙贾汗也给葡萄牙人安了罪名:贩奴和传教! 事实上,莫卧儿帝国自己就贩奴,并且早就同意了葡萄牙传教,葡萄牙这次是真的被无端扣帽子。 一万大军、四百艘战舰、大量战象和火炮,浩浩荡荡杀向胡格利港。而城内的葡萄牙人,只有不到三百士兵,以及1500多平民和传教士。 这么悬殊的兵力,莫卧儿大军依旧无法攻破城墙,一直围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