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_870【一触即溃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870【一触即溃】 (第3/6页)

六十里!

    缅军连吴三桂都挡不住,怎么可能挡得住大同军?

    当然,吴三桂面对的,是被缅王祸害了十多年的缅军。而大同军面对的,只是被缅王祸害了几年的缅军。此时缅军的战斗力,稍微更强那么一丢丢。

    至于后来的清缅战争,跟士兵素质无关。

    当时清军筹画打决战,专门调来八旗精锐。

    打完撤军的时候,阿桂给乾隆上奏折,附带了一份清单——

    八旗军索伦队共3008人:阵亡12人,溺水2人,5名官兵因伤而死。在中国境内,病死官兵50人;在缅甸境内,病死官兵1820。

    八旗军鄂伦春队共300人:因伤而死2人。在中国境内,病死官兵71人;在缅甸境内,病死官兵80人。

    这就是清军跟缅军最终决战时,八旗精锐的伤亡情况。

    战死、淹死、因伤而死的,一共才21人而已。剩下全特么是病死的,而且很多在中国境内就病死了,谁让清军专门选在雨季行军?

    也不知乾隆看到奏章是什么心情,他的批复只有五个字:知道了,钦此。

    “你们说话啊!”莽真大怒。

    无人敢说话。

    莽真其实也想逃,但他不能逃。

    全国主力,都在蒲甘打围歼战。他要是弃城而走,北路大同军就能顺江而下,一路杀到缅甸首都去,这个责任谁担待得起?

    第四日下午,披荆斩棘而来的大同军,已经到了老官屯的外围。

    大同军一边扎营,一边在岸上架设火炮,轰击江面上的缅甸船只。

    第五日,正式攻城。

    老官屯的城墙,或者说寨墙,是木栅栏夹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