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历史同人]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_第345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45章 (第2/4页)

 北宋。

    赵匡胤的反应也不慢,当下便看懂了其中关窍,他痛快于林冲大仇得报一吐心中浊气,亦惊心于其挟怨怀怒下展现出的危险一面,眯着眼又急又怒:“该杀!高衙内和高俅都该杀!”

    若非他们步步紧逼,林冲怎会走到这一步?

    仁宗朝。

    苏轼轻点桌案:“无甚冤仇、自幼相交、杀人可恕,情理难容,林冲此为虽处法理之后,却在道义之先。”

    唐朝。

    写下《霍小玉传》的蒋防在快意之后,始有恍然大悟之感:“原来那老军知会林冲草料场投东三二里便有市井,不仅是念在人情纯朴,更是为了后面这许多关节!”

    另一边,写下《柳毅传》的李朝威同样神色激动:“朔风摇振草厅,便伏大雪压塌草料场之事;拨石掩门,才有贼人无法得进、檐下说谋,林冲隔门恰听。真是处处有关窍,笔笔无虚言。施耐庵,大才也!”

    长安。

    白居易看得新奇:“先时只说林冲挺着花枪出去,末了手里那刀却是哪里来的?”

    他话音刚落,却见旁边坐着的白行简噌的一声站起来。

    白居易:?

    “解腕尖刀!兄长,解腕尖刀!”

    “什么解……解腕尖刀?!”白居易瞿然改容,“他竟是一直带在身侧?”

    这下连元稹都有些震动:“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