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34章 (第2/3页)
“节奏鲜明顿挫,是首好曲子。” 刘彻恢复到波澜不惊的状态,闻说这话颇为嫌弃地看了司马相如一眼,他对这个害得自己差点被呛到的音乐暂时没有什么好感,轻蔑道: “低俗!” 司马相如:??? 唐朝。 杜甫同样惊疑不定:“楚姑娘何时换了曲风?” 听着岂止是关西大汉弹奏铁琵琶,分明像老秦人击瓮叩缶、弹筝搏髀的架势。 “虽是下里巴人,但听来却是颇为豪壮,让人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豪情。”李白反应过来倒也接受良好,笑眯眯地道。 更妙的是配上水镜里形形色色的人物,江湖豪侠之风扑面而来,他感兴趣极了。 中唐。 白居易笑眯眯道:“大河向东流,起句俚俗却极有气魄,倒似是取意苏东坡的‘大江东去’,俗中有雅,好曲,好词!” 他倡导俚俗,这曲词倒是正中他的下怀。 南宋。 辛弃疾面露赞赏:“生死之交一碗酒,果是豪侠之风。” 听得他都有几分想拔剑起舞了。 明清两代。 对俗文学接受极高的文人们比诸位前辈更能适应这样的曲词,苏州城中,金圣叹拍案击节应和,话里话外都是惊喜: “‘水里火里不回头,路见不平一声吼,该出手时就出手,’端的是梁山好汉的作风,写得好!” “句末以一‘哇’字作节,一为成韵,二来也增添了慷慨之气,提心摄魄,与梁山好汉正是相得益彰!”李贽同样满意。 奉天殿。 朱元璋只觉听出了一身壮志豪情,啧啧道:“不知怎的,咱倒是想起了当年转战南北驱逐蒙元的场景。” 若当时听着这样的曲子,他必定会多砍几个元军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