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代王朝更迭_第53章 卧薪尝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3章 卧薪尝胆 (第1/5页)

    越国是由古代越族人建立的国家,而越族人传闻是大禹的后代。据说,夏族人很早就活动在会稽一带。夏禹曾娶涂山氏女为妻,有人说涂山就在今天的山阴。夏禹还曾在涂山大会“诸侯”,巡视天下,“还归大越,登茅山,以朝四方群神”。这里的茅山被人认为就是会稽山。因为夏禹在此地大会“诸侯”,“乃大会计治国之道”,所以称为会稽,据传大禹死后也被葬在了会稽山。

    大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,于是“立宗庙于南山之上”,以祭祀禹。到了少康之时,为了继续对禹进行祭祀,于是封其庶子无余到了会稽。此后,越地才人口集聚,逐渐兴盛。然而,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猜想,而不能作为真正的历史事实来接受。

    先秦史研究者对上述说法认为“均属传说”,大禹时的活动范围能否到达东南的长江地区,是存在质疑的,况且在其他地方也有涂山、会稽等地名,因而引证的材料也就不足以证明大禹到的就是越地。但是,学者们也没有完全否认古代夏人到达越地的可能性。

    还有人认为越国是楚国的宗族支系分封出来的,所以春秋时期才会晋亲吴,楚亲越。然而,这种越人是楚国分支的说法仍然缺乏有力的证据。

    在《史记·越世家》中无余以后的二十多代至越王允常,并没有记载,而越王允常之后就是灭吴称霸的越王勾践。因而,史料上关于越国的起源与发展的记载少之又少。

    对于越国的社会发展,《吴越春秋》上有这样一段记载,说无余在受封的时候还是“山居”,“乃复随陵陆而耕种,或逐禽鹿而给食。无余质朴,不设宫室之饰,从民所居”。由此可见,无余时期,越人的生产生活还比较简单,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充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