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5章悔不听仲父之言 (第5/7页)
齐桓公的宠姬长卫姬勾结了齐桓公的宠臣易牙、竖刁作乱,杀死了不服从自己的官吏,拥护公子无亏继位为国君。 齐桓公指定的太子公子昭势单力孤,无法与势力正盛的长卫姬、易牙、竖刁等人抗衡,只得带人逃出了齐国,四处流亡。公子昭想起父亲曾经托宋襄公照拂他,而且宋国距离齐国也比较近,便匆匆赶到了宋国,向宋襄公请求援助。 宋国本来是一个小国,国力也并不出众,但是国君宋襄公却是一个胸怀大志之人。当初宋桓公去世,宋襄公以嫡子的身份继位,便将他的庶兄、素有贤名的公子目夷封为司马,也就是相国。二人兄弟同心、励精图治,推行了不少利国利民、富国强兵的举措,史称“东宫图治”。 另一方面,宋襄公见齐国势力崛起,齐桓公成为各诸侯国霸主,便决定追随齐桓公。齐国救援卫国、邢国、讨伐楚国等一系列尊王攘夷的行动中,都有宋国的积极参与,后来 (本章未完,请翻页) 郑国背叛齐国,齐桓公召集诸侯大军讨伐郑国,还将占领的不少郑国土地划给了宋国。通过参与这些行动,宋国的国力和在各诸侯国间的地位、声誉都有了很大提升,同时宋襄公亲眼看到齐桓公剑锋所指,诸侯莫敢违逆的声威,也觉得十分羡慕。 齐桓公去世以后,齐国因为内乱而自顾不暇,无力维持霸主地位。此时宋襄公认为宋国实力显著增强,在各国之间也很有影响力,同时自己爵位崇高,是礼法的代表,因此是继承齐桓公霸主地位的不二人选。正好齐国的公子昭逃到宋国来寻求庇护,宋襄公认为这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