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代王朝更迭_第102章慷慨好施的孟尝君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02章慷慨好施的孟尝君 (第7/7页)



    孟尝君此人,个儿不高,但是极富人格魅力,因为他慷慨大方。短短几年间,他府上就有三千食客。这三千人中,社会各阶层,三教九流,无所不包。大到卖国贼,小到偷鸡摸狗之辈,都能在孟尝君的府上找到。

    王安石说,“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,岂足以言得士!”(王安石《读〈孟尝君列传〉》)意思是说,孟尝君不是赢得大才人的英雄,充其量不过是一代枭雄。

    不管如何评价,孟尝君宁肯舍弃家业,也要优待士人,这是事实。为了记录宾客的信息,每当接待宾客,他总在屏风后安排记录人员,要记下谈话内容和宾客的亲戚的住处。宾客刚刚离去,可能还没回到家,孟尝君已经派人送礼物到宾客的亲戚家里问候了。

    有一次,孟尝君招待宾客吃饭,他的饭食被遮住了。有一个宾客见孟尝君坐在阴影里,认为孟尝君吃的伙食更好,感觉受到不平等的待遇,火冒三丈,放下碗筷,扬长而去。

    孟尝君马上站起来,将自己的饭食端到烛光下,证明他的饭菜与众人的并无差异。那人心下愧疚,刚硬的性子发作起来,当场拔剑自刎,以此谢罪。

    这件事情发生后,孟尝君更是名声大噪,前来投奔的人更多了。

    在孟尝君府上,只要是宾客,待遇一律相同,绝没有厚此薄彼的现象,“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”(司马迁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)。

    难怪李白会说,“门前食客乱浮云,世人皆比孟尝君”(李白《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》)。在中国历史上,孟尝君已经成为慷慨好施的典型人物。一旦提到孟尝君,人们的第一个反应是,慷慨好施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/104/104501/28130931.html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