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7章冒顿千里求亲 (第3/4页)
能硬打。季布说樊哙该斩的理由是:樊哙面谀。谀,就是谄媚。法令规定,欺骗皇帝者死,何况是面谀。 朝臣听了此话,不以为然,反觉得季布才是面谀之人。朝臣如此反驳,自然是想先斩季布,再让樊哙领兵出征。季布讲,当初高祖皇帝刘邦亲自领兵三十万,兵强将勇,谋士计深,尚且被困白登,连樊哙都被囚困。现在樊哙说只要十万就能踏平匈奴,这难道不是当面欺骗吕雉?他又举例,说秦朝就是因为修长城以抵御匈奴,广征徭役,才导致陈胜、吴广揭竿起义,以致亡国灭种。战争的创伤还没愈合,樊哙就当面谄媚,怂恿战斗,一旦发兵,天下必然大乱。 当初刘邦率领诸武将,雄赳赳、气昂昂地进兵平城,本想一举歼灭匈奴,重振蒙恬当年的雄风,让边疆百姓居有所安。然而,刚到平城,刘邦一行人众就被困七日七夜,衣食难继,兵将饿得连张弓的力气都没有,因此天下人送刘邦几句歌词: 平城之下亦诚苦,七日不食,不能彀弩。 朝臣视白登之困为大耻,不轻易提及,如今一听季布说起,朝臣对匈奴的恐惧陡然大增。待季布说起秦末农民起义,朝臣更是担忧大汉步秦朝后尘,因进军匈奴而亡国。季布说完之后,大殿鸦雀无声,朝臣深感惊恐,各归其位,似乎都在回想白登之困。 汉朝正因为吃过匈奴的大亏,后来才使出和亲这一招下下之策,以求双方互不侵扰,等国力强盛后让子孙后代去找匈奴算账。朝臣因一时羞辱而气愤,将长远之计抛到脑后,被季布点醒后,都建议继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