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良教育_分卷阅读11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阅读11 (第4/4页)

还比划着,好像蛮着急,建京给她拿来纸笔,她只写了三个字,“非要去,”

    建京试图劝她,“是我不知道你原来一去那里就———”

    就说这孩子其实蛮拐吧,根本听不得劝!建京话都没说完,她自己起身就往外走!于是,就出现了开头一幕,建京一直跟在她旁边边劝边走差不多都走过小半别院了,

    哎,孩子犟啊,最后还不是得依着她?建京只有带着她再次去了宝通寺。

    19

    不七

    看来,也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叫人生厌。

    他破了色戒,我进了yin界。昨晚,我想这个问题想了一宿。

    事实上,我觉得自己做了件儿好事:我在帮那个小和尚修成正果呢。

    道理很简单,不入世焉能出世?如果非把情 欲当做入世的第一大显现,他只有尽情的享受一番才能完全不再受诱惑,正是,有些东西是要拥有之后,才能舍弃。

    据我所知,佛陀时代的弟子,大都是有了俗世的一段经历才出家的,大不敬的话,就连释迦悟道前,还不是滚欲红尘,“悉达多出家修道,丢下妻子耶输陀罗及儿子罗侯罗———”体验了七情六欲,再有感与人世生、老、病、死等诸多苦恼,菩提下悟道,继而,成佛。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对于情爱,佛法并没有加以否定,事实上佛不否定任何东西,而是教你认清一切事物的实相,当你真正体悟到一切事物属于缘起性空的本来面目,你就知道怎样看待一切事物了,这是佛法上所讲的“智慧”。

    因此,佛教的修行没有叫我们放弃情爱,而是以智慧正视情爱,而放下情爱的执着,也就是说用健康的态度享受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