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00 (第1/4页)
崇训的马车,当下便把手里的册子交到那书吏的手里,向这边走过来。 见宇文孝抱拳见礼,薛崇训便说道:“外边那么冷,这些琐事交给下边的人办就好了,宇文公别冻着了,陇右的天气可比长安冷呢。” “我这把骨头还硬朗,不打紧。”宇文孝笑道。 薛崇训道:“一会这边忙完了来签押房,咱们下盘棋。” 他说罢便驱车回衙。还是上值的时间,长史王昌龄正在在签押房看地方发上来的卷宗,还有上头发来的来往咨文等等。那些枯燥文件薛崇训基本不看,却每每见王昌龄看得津津有味,当下便是佩服不已。 王昌龄见薛崇训回来,便拿着一张写着蝇头小字的纸放到案上:“昨日主公拟的奏疏条呈,我稍加理顺润色之后已成文章,但需主公亲笔抄录一遍,方可漆封上奏。” 薛崇训一看那朗朗上口的古文,当下便赞道:“我这么写上去,朝里的同僚不定会认为我的学问大有长进呢,哈哈。” 王昌龄作揖道:“主公过誉,奏疏公文原不是卖弄学问的东西,只需把内容名目简单明了地写清楚并注意避讳即可。” 薛崇训点头称是,“如无少伯辅佐,我写本折子也是困难。”王昌龄忽然想起什么,恍然道:“去岁子寿(张九龄)书三河赋之时,主公一篇三河法不逞多让,在官场的名气完全可以与之齐名,莫不是出自他人之手?” 薛崇训汗颜道:“转运使刘安写的,不过内容是我口授。” 王昌龄呵呵一笑,点头道:“所料不差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