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属年代_分卷阅读120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分卷阅读120 (第2/4页)

移到三名小伙子身上,托王奇案的福,在场的记者没有一个不认识钱谨裕。可能年轻人温柔的和天真的小朋友谈话的画面触动他们,记者们不约而同举起照相机拍下年轻人为孩子整理仪容的照片。

    当记者们采访孩子、老师时,钱谨裕三人识趣地离开后台,他们到下面的观众席观看孩子们唱歌。

    “老赵,据说老李邀请到刘炳文老师当老年歌舞比赛的评委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说刘炳文老师闭关写剧本,近期不参加任何活动吗?”

    “不清楚,老李让我去当评委,我欣然答应了。不管刘炳文老师去不去,支持老年人丰富业余爱好,是好事嘛!”…

    三人同时垂眸,掩饰眼中的亮光。三人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,兴致昂扬的欣赏孩子们的表演。观众们暂时把烦心事抛在脑后,欣赏孩子们纯净的嗓音。

    不负所望,小歌唱家们获得三等奖。因为记着们已经给他们拍过照片,钱谨裕三人没有凑上前,选择默默离开。

    次日,晨报刊登一则消息‘洗剪吹三人组意外落入镜头’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听家人说凌晨三点多我从床上摔下去了,家人刚想叫醒我,自己又爬到床上睡觉,但是我完全没有印象,摊手~

    第70章 第三世界.

    八十年代,在记者们看来报道理发师没有任何意义,因此记者不愿意浪费时间采访并登报发廊。至于为什么连续报道钱谨裕及发廊,因为钱谨裕是话题人物,是焦点人物。报道钱谨裕的情况能刺激市民们购买报纸,报纸的销售量提上去了,他们能加薪。

    市民们议论钱谨裕事件,顺带瞟了一眼发廊名称以及地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