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89章 朝堂乱象与朱祁钰的底气 (第6/8页)
“确实如此,哎,王爷,也就是咱们大明的京师在这儿,才需要劳动如此多的漕工,若是京师还在南京,则不需如此。” 苏城眼睛亮了起来,原来在这儿等着自己。 陈循是个聪明人,不会平白无故的说到都城南京,因为西域被平定,丝绸之路逐渐稳定,南方的丝绸向西域转运,似乎变成了可能。….有远见的文臣们,肯定是已经看到了都城北方的缺点,完美的避开了丝绸之路,这对于大明的发展来说,不是什么好事。 对于那些背靠江南财阀的文臣们来说,将都城南迁就更有必要了,昔日定都南京的时候,南方向北方的财赋迁移不会有这么多。 若是能够回归南京,对于江南财阀而言,是乐见其成的。 “都城北地,确实是一大缺憾啊。” 苏城附和着陈循说了。 陈循大喜: “王爷也是这么认为的,不错,单单漕运一项,朝廷每年靡费的钱粮银子,就不下五六十万两白银,若是都城南方,根本就不需要这许多的消耗。 苏城端起茶杯,请陈循用茶。 陈循无奈的摇了摇头,喝了口茶水,起身向苏城告辞。 苏城送出了前厅,看着陈循的背影,叹了口气,现在来看,将都城从北方转移到南方,或者是转移到关陇之地,都是不错的。 前者,可以节约转移江南税赋时候的损耗,京师原本就是行在,南京才是都城,也就是朱瞻基发了傻气,才将都城定在这北地。 至于关陇之地,更是合适,哪里处在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,在丝绸之路的加持下,连通南北,势必发展的更好,也是个不错的都城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