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唢呐的人_第31章 斗曲篇(五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31章 斗曲篇(五) (第7/7页)

,字伯勤,号句曲山人、九峰山人,青年时自号“狂生”、“山阳酒狂仙客”,又称“端清世子”,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(今河南沁阳)人,明代著名的律学家(有“律圣”之称)、历学家、音乐家。

    1536年,朱载堉出生于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,是明太祖九世孙,明朝郑藩第五代世子。朱载堉深受父亲郑恭王修德讲学、布衣蔬食、能书能文、折节下士的影响,自幼俭朴敦本,聪颖好学。早年即从外舅祖何瑭学习天文、算术等学问,因不平其父获罪被关,筑室独处十九年,直到1567年,其父被赦免,他才愿意入宫。

    1591年,郑王朱厚烷去世,作为长子的朱载堉本该继承王位,他却七疏让国,辞爵归里,潜心著书。在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长岁月里,朱载堉拜结贤哲,出入俗理,以追逐日月的精神,专心攻读音律、历算,并开拓了边缘学科的广阔领域。

    朱载堉越祖规,破故习,注重实践和实验,一生刻苦求真,呕心沥血,共完成《乐律全书》、《律吕正论》、《律吕质疑辨惑》、《嘉量算经》、《律吕精义》、《律历融通》、《算学新说》、《瑟谱》等。载堉的成就震撼世界,中外学者尊崇他为“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”。因此,朱载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为“世界历史文化名人”。

    因为在乐理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,后世先人为了纪念他,便在他的纪念馆附近举行了‘朱载堉杯’仪式,最早规定是举行三天,第一天舞蹈,第二天音律,第三天乐器。

    后来唢呐流行以后,便将日子统一,成为一种比赛。

    和先前怀庆府的那场比赛差不多,都是各个班子汇聚在一起,独奏,四台,八台……最终再由曲艺协会评判裁定输赢。醉面书生的吹唢呐的人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