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4章 (第2/3页)
当然,被救活的老人也有,就是少。 就算如此,相比于其他村子,一个冬天死了差不多半数老人的惨况,青山村的情况真的算得上是很不错的了。 最起码的,他们这儿还没发生过举家往外去乞食的事儿。 青山村里头,真有实在是穷得第二天就要饿死的人家,作为宋家族长的宋不凡,就会优先把糊扇面这样简单轻松的活计给人家干。 是的,陈冬月应了小优老师的要求,已经开始承接定制纸质扇面的业务。 糊扇面这事儿,其实比编团扇更简单。 只需要扎个团扇的扇架,然后把扇面纸张往上头一糊......就行了。 做扇架的材料由做扇子的人自己想办法,不过纸张和浆糊则由陈冬月提供。 一面扇子两张纸,加一大坨用糯米熬的浆糊,领配额的时候宋不凡会发放下去的。 不过因为糊扇面这事儿很简单,所以加工费一把也就两文钱。 这事儿老人孩子最爱干,要不是因为有限制,一个孩子一天估摸着都能做出百八十把来。 这扇面糊好了,还得有另外一个步骤,那就是让李秀才写客订的文字。 李秀才就很不解,“东家,这个六六六,是什么意思? 这个做全世界最咸的咸鱼,又是啥? 还有这个,可以消耗别人的事儿,就千万不要内卷,又是啥玩意儿?” “哎呀,尊贵的客户的事儿,你就别管了!”陈冬月压根不想解释,她也实在解释不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,“反正两文钱一把,你收了钱干活就行了。” 陈冬月现在基本每天都得收五十把左右的定制扇子上来,所以李秀才这货一天写五十把,也能赚个一百文呢! 一天一百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