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汉大司马_第61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616节 (第4/8页)

向刘禅举荐后继人,并言朝纲初定时归隐,实际上诸葛亮早已为他离任之后的政治格局做规划。

    蒋琬、顾雍、司马芝三人,诸葛亮更看好蒋琬、顾雍二人,故而在举荐时,强调蒋、顾二人有国相之才,并提前在尚书台里树立起蒋、顾二人并尊的格局。

    至于为何不看好司马芝,并非其与霍峻瓜葛太深,而是司马芝年纪太大,比诸葛亮还大些岁数。总不能在诸葛亮离任之后,换上一个更年老的执政者。

    在顾、蒋二人之后,诸葛亮举荐费祎、杜恕、滕胤三人,则是出于各种原因,有三人才能,亦有平衡政治格局的考虑。

    南汉国中,江荆、徐扬籍贯的文武占大多数,为了稳固基本盘,自然需要有当地籍贯的执政者上台,或是说与当地纠葛深厚的执政者上位。

    费祎作为江夏郡人,其身份无需过多细述。其之所以入诸葛亮眼里,则因费祎在出任转运使期间,表现出出众的才能,完成了霍峻设计的方案,并为长安供给了一批又一批的钱粮。

    滕胤虽为北海人,但他却生长在扬州,父亲滕胄、伯父滕耽二人在南汉时期,因才能出众,各有出任要职,仅可惜中年而丧。

    得益父辈打下基础,加上滕胤个人外貌出众,才学出众,被诸葛亮早早看重,先是被举为孝廉,而后入尚书台为官,继而出任太守。

    在任期间,滕胤善断难案,务尽情理,深得百姓爱戴。且滕胤虽在地方,却未敢忘朝野,常上疏至中央,向诸葛亮反馈地方民情。

    之后滕胤因相貌出众,被霍峻二女儿霍汶看上,在几经波折下,步练师看重滕胤无父无母,最终将霍汶许配与滕胤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