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章 海波四号 (第2/5页)
管是升帆还是降帆,都得爬上爬下的,站在甲板上拽拽绳子就开船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。至少在发明出足够驱动大型战舰的蒸汽机和锅炉之前,这种工作要天天干、日日干,没完没了。 由于换成了软帆,新船上的水手定额从20人瞬间增加到了40人。这还只是精简配置,如果要进行运航,还得增加,要是还想配上舰炮,对不起,还得加。水手就是水手,他们要随时准备cao作帆具,没功夫去开炮装弹,除非是停船不动。现在洪涛明白了当初那些西班牙大帆船上为啥要弄好几百人,不是人家为了热闹,是人少了就不成。船员是船员、炮手是炮手、陆战队是陆战队,谁也不能代替谁。 人员一多,就有一个管理问题了,10多个人,可以就是船长、领航员、顶多再加个水手长啥的,喊一嗓子就解决问题。但40多个人一起上船,再这么粗放型的管理就会出现问题,为此,还得弄出一套船上的工作分工和船员等级来。这次洪涛没再自己去发明创造,而是直接借鉴了欧洲风帆战舰的组织结构,略微精简一下,为自己所用了。存在即合理嘛,人家玩了几百年,之所以这么安排,肯定不是为了凑数冒领工资用的,必然有它合理的一方面,还是主要方面。 船长、大副、二副、水手长、cao舵长、书记官、木铁匠、一级水手、二级水手、三级水手、见习军官,这就是洪涛按照脑子里有的记忆弄出来的船上职务。南宋此时的船上职务洪涛倒是打听了打听,他们是按照纲首(船长)、副纲首、直库、杂事、部领、梢工、舵工、火长、碇手、缆工划分的。其实意思也差不多,不过洪涛自己听着别扭,如果自己都搞不太明白,怎么去训练其他人,干脆还是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来吧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