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章 补给点和五原油 (第2/4页)
油的工作都是奴隶干,又不用僧侣出一分力,而且文莱也是个佛教国家,寺庙在这里的地位非常高,说话算数! 不过光能交换也不成啊,原油总不能放到寺庙里存着,那多臭啊!洪涛这个好人当然不能白当,于是他提出在港口东侧的树林里自己出钱买一块地,自己建一座仓库,专门用来存储这些臭烘烘的原油,每隔一两个月就派船过来拉一次,顺便把鲸油也带过来。 老和尚的眼睛都快笑没了,这可是大金主啊,不光给寺庙提供珍贵的香油,还自己掏钱买地造仓库,太仗义了。于是老和尚也不示弱,只收了洪涛20贯大宋铜钱,就答应洪涛,下个月他再来的时候,那片荒地上就会有房子了,盖仓库的事情人家寺庙包了。至于是忽悠信徒去义务劳动,还是找奴隶来建设,洪涛就不管了,他只是在船员里挑了两个三级水手,让他们先住在寺庙里,算是甲方负责人了吧,替自己盯着这个仓库的建设,别像那些当地奴隶的房子一样,找几根木棍、几片树叶子,胡乱搭个窝棚就叫房子。这里是永久性基地,房子必须是石头和木头盖的,不光要大,还得结实。另外围墙和岗楼也得建,就当是个小基地的规模,一点别凑合,钱不够可以接着给,只要质量不要效率,慢慢盖! 通过和这位老和尚的接触,洪涛觉得这个时代的东南亚人对大宋国还是非常友好的,也不光是友好,还有点向往。凡是来自宋朝的商船,都会有当地人第一时间围上去,很快就会有会汉语的人开出合适的价格,只要船上载的货物合适,一般都能卖出不错的价格或者换回去更多的香料、中药、珠宝之类的东西,绝对不会亏,利润要翻好几倍甚至十几倍。怪不得有这么多海商愿意跑这种远洋贸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