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导演时代_第78章 胶片电影的难度(求推荐票!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78章 胶片电影的难度(求推荐票!) (第3/4页)

也就应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那我试试吧。”

    “麻烦老张了。”

    胶片电影,对摄影师、灯光师傅的要求太大了,甚至跟焦员的技术水平不够,都会给剧组增加巨大的难度。

    胶片机不像数字摄影机,现场导演通过监视器就可以看到拍摄效果。

    而胶片机,都要当天拍完送去洗印,洗印完了拿回来,导演才知道拍出来的是什么效果。

    镜头、灯光等等问题,那就要两位师傅的手艺了。

    而镜头的好坏,灯光如何,只有摄影师能通过取景器看到。

    当然,不是说胶片电影就没有监视器了,胶片摄影机的监视器画面,来源于给跟焦员用来检查画面的摄像机自带的2英寸小监视器,再连接到17寸的大监视器上。

    但是这个监视器上的画面,特别模糊,毕竟是两寸的屏幕放大到17寸的大监视器上,只能判断开角,观看演员大概的表演。

    最终的成像,只能看洗印出来的成片,当天拍当天送洗,有问题了重拍。

    所以,经常在拍摄现场,导演拍完还得问摄影师,摄影师说ok才ok。

    要不然优秀的摄影师转导演,怎么比任何职位都更容易。

    远有张一谋,近有顾常伟,从一流摄影师到一流导演,都可以做到无缝转变。

    水平不够的摄影师和灯光师傅,甚至能把两个月的拍摄周期拖到三个月,1:8的配片比给弄成1:15。

    这两个职位没问题,基本上剧组就好办多了。

    当然,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,对演员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不过演员倒好办,内地的演员,尤其是一二线的男演员,便宜的很。

    这都是供求关系决定的,演员太多了,商业电影又太少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